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致力于传播科学思想,分享科技生活,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爆震发动机是一种利用爆震波来进行燃烧并产生推力的发动机形式,大致上可以分为脉冲爆震发动机(PDE)、旋转爆震发动机(RDE)以及斜爆震发动机(ODE)三类。它的构造极具创新性,以旋转爆震发动机为例,通常由环形燃烧室、起爆装置、推进剂喷注器、尾喷管等部分所组成。环形燃烧室是爆震燃烧的核心区域,其独特的环形结构设计,为爆震波的旋转传播提供了空间;起爆装置用于触发爆震波的产生,是发动机启动的关键;推进剂喷注器则负责将燃料和氧化剂按照特殊的比例精准地喷入燃烧室,确保混合气体的均匀性和燃烧的稳定性;尾喷管则将燃烧产生的高温度高压力气体高速排出,转化为强大的推力。与传统发动机相比,爆震发动机在构造上更加简洁,理想情况下不需要大型涡轮、压气机等复杂部件,这不仅降低了发动机的整体重量,还减少了部件之间的能量损耗,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
爆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爆震燃烧这一独特的过程。在爆震燃烧中,燃料与氧化剂的混合气在极短时间内经受激波压缩,随后以超音速形成爆震波进行快速燃烧。以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为例,首先通过进气装置使燃料和空气混合形成可爆混气,被吸入发动机的爆震室;然后在爆震室后端通过火花塞或其他点火方式触发燃烧,由于燃烧管往往有诱导段或激波形成段,火焰会在极短时间内转变为超音速爆震波;爆震波产生的高温度高压力气体膨胀并排出,这一过程会产生强大的推力;最后排出废气,并为下一次循环准备好,阀门再次打开,引入新一轮混合气,准备下一次爆震。
而旋转爆震发动机的工作过程稍有不同。它在环形通道内让爆震波沿周向旋转,燃料和氧化剂通过封闭端的环缝或喷孔注入燃烧室,形成可燃混合物,通过预爆震管或火花塞等进行起爆,形成一个或多个沿圆周方向旋转传播、发展的爆震波,生成的高温度高压力爆震燃烧产物经尾喷管轴向膨胀后高速排出、产生推力。一旦成功建立旋转爆震波,理想情况下可维持“连续” 燃烧模式,不需要频繁点火,燃烧效率更加高,脉动和机械冲击相对更小。这种利用爆震燃烧产生的强大压力波推动气体快速排出由此产生推力的原理,使得爆震发动机具有更高的燃烧速度和反应物转换速度,能够在一样体积和重量下获得更高的推力,为飞行器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支持。
爆震发动机具有一系列显著的性能优势。在燃烧特性方面,它的燃烧速度极快,能够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这使得它的热效率相比传统发动机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爆震发动机的热循环效率可达 49%,而传统发动机的热循环效率仅为 27% 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爆震发动机在消耗相同燃料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更多的有用功。
爆震发动机的推重比也十分出色。以脉冲爆震发动机为例,其推重比能达到 20 左右,而先进涡扇发动机的推重比通常在 12 - 13 之间。较高的推重比使得搭载爆震发动机的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能更灵活,加速性能更好,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飞行速度。
此外,爆震发动机在理论上能够实现更高的飞行速度。其飞行包线更宽,不仅能零速度启动,而且最高飞行速度远超传统发动机。像斜爆震发动机,理论上最高速度甚至可以达到 17 马赫,这一速度优势使得爆震发动机在未来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实现快速的全球到达和
尽管爆震发动机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制造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其中,燃烧不稳定是一个关键问题。爆震燃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激波与火焰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等多个方面,这使得爆震燃烧的稳定性难以控制。如果燃烧不稳定,不仅会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还可能对发动机结构造成严重损坏。例如,在脉冲爆震发动机中,爆震波的间歇性产生容易导致推力的不稳定,影响飞行器的飞行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通过优化燃烧室结构设计,采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深入研究爆震燃烧的机理,以提高燃烧的稳定性。例如,通过设计特殊形状的燃烧室,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式,使得燃料和氧化剂能够更加均匀地混合,从而促进爆震燃烧的稳定进行。
材料问题也是制造爆震发动机时需要攻克的难题。由于爆震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燃烧室等部件会承受极高的压力和温度,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爆震燃烧时,燃烧室内部的压力可瞬间达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大气压,温度也会急剧升高到数千摄氏度。这就要求材料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承受高压的冲击。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发新型耐高温、高强度材料,如陶瓷基复合材料、碳 - 碳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强度,有望满足爆震发动机的制造需求。
在制造工艺方面,爆震发动机也面临着挑战。由于爆震发动机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与传统发动机不同,其制造工艺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例如,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环形燃烧室制造难度较大,需要高精度的加工工艺来保证燃烧室的形状和尺寸精度,以确保爆震波能够在燃烧室内稳定旋转传播。同时,对于推进剂喷注器等关键部件,也需要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实现燃料和氧化剂的精确喷注和混合,提高燃烧效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采用了先进的增材制造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制造出高精度、高性能的爆震发动机部件,推动爆震发动机的发展。
爆震发动机在未来航天领域展现出了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推动航天技术发展的关键动力。在未来的空天飞行器中,爆震发动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它有可能助力实现单级入轨这一极具挑战性的航天任务。传统的航天发射方式通常需要多级火箭的接力才能将航天器送入轨道,这种方式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成本高昂。而爆震发动机凭借其高推重比和高效率的特点,使得单级入轨成为可能。单级入轨意味着航天器可以在一台发动机的推动下,直接从地面加速进入地球轨道,大大简化了航天发射的过程,降低了发射成本。
在深空探测任务中,爆震发动机也能发挥独特优势。以火星探测为例,目前的火星探测器在前往火星的过程中,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料来满足漫长旅程的需求,这不仅增加了探测器的重量和成本,还限制了探测器的有效载荷。如果采用爆震发动机,其高效的燃烧特性可以减少燃料的携带量,提高探测器的有效载荷能力,使得探测器能够携带更多先进的科学仪器,对火星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探测,为人类探索火星奥秘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爆震发动机为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有望显著提升武器的性能。在军事领域,高超音速武器具有速度快、突防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目标发动攻击,让敌方防御系统难以拦截。爆震发动机的高推重比和高燃烧速度,使得高超音速武器能够获得更高的飞行速度和更远的射程。例如,装备爆震发动机的高超音速导弹,其飞行速度可以轻松超过 5 马赫,甚至达到更高的速度,这使得导弹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抵达目标,大大缩短了敌方的反应时间,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率和杀伤力。
此外,爆震发动机还能提高武器的机动性。传统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发动机性能的限制,机动性相对较差。而爆震发动机的应用,使得高超音速武器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灵活性更好地调整飞行轨迹,实现复杂的机动动作,从而有效规避敌方的拦截,增强武器的作战效能。以某型正在研发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为例,采用爆震发动机后,其不仅速度大幅提升,而且在飞行过程中能够进行大幅度的变向机动,让敌方的防空系统难以捉摸,大大提高了导弹的生存能力和打击能力。
冲压发动机、涡扇发动机和爆震发动机各自凭借独特的性能特点,在不同的飞行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冲压发动机以其简单的结构和适合高速飞行的特性,在无人机、靶机以及高超音速飞行器等领域展现出重要价值;涡扇发动机凭借强大的推力、高燃油效率和低噪音等优势,成为民用航空和军事航空的主力军;爆震发动机则以其高效的燃烧和高推重比,在未来航天和高超音速武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望未来,航空发动机技术有望取得更多突破。在材料科学领域,科学家们将不断研发新型材料,以满足发动机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性能需求。例如,新型高温合金、陶瓷基复合材料等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耐高温性能和强度,从而提升发动机的效率和可靠性。在制造工艺方面,3D 打印、增材制造等先进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复杂部件的精确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造成本。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发动机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在民用航空领域,发动机将朝着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绿色航空的需求。例如,新型涡扇发动机将进一步降低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军事航空领域,发动机的性能将不断提升,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发展将使军事打击更加迅速和精准,爆震发动机将为其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此外,航空发动机在新兴领域,如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临近空间飞行器等方面,也将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提供动力保障。
毕业于新西兰林肯大学。对大众科普知识拥有浓厚兴趣,曾在多个科普期刊上发表过科普文章。关注事实,积极探索前沿科技。
上一篇:我国发动机行业有关政策:支持发动机零部件制造等企业集聚发展